一、鋼結構檢查依據
1.1、設計圖紙,工程合同、公建造標準;
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8;
1.3、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
1.4、鋼結構焊接規程JGJ81;
1.5、輕型鋼結構門式鋼架規程CECS102;
1.6、冷彎薄壁規程GB50018;
1.7、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技術規程JGJ82;
1.8、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GB/T2518。
二、鋼結構構件制作
2.1、鋼結構制作質量檢查切入點:(1)檢查其..焊接工藝評定報告。(2)檢查焊工合格證及其認可范圍、有效期。(杜絕人、證分離的現象)(3)檢查其探傷報告是否具備。(4)焊縫外觀質量檢查。(5)檢查鋼構件外形尺寸。(6)除銹情況和漆膜厚度檢查。(7)是否加工摩擦面試件。
2.2、鋼板見證取樣:依據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對主體構件所使用的不同厚度的鋼板進行見證取樣。 2.3、首件構件質量檢查:(1)首件制是對拼裝出來的..個構件的樣品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才可進行批量生產。(2)重點對樣品構件的尺寸,端頭板直線度,焊腳尺寸,所用板材及構件整體外觀進行檢查。(3)構件檢查記錄。
2.4、一,二級焊縫超聲波檢測:(1)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作出判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2)每批同類構件抽查10%,且不應少于3 件;被抽查構件中,每一類型焊縫按條數抽查5%,且不應少于1 條;每條檢查1 處,總抽查數不應少于10 處。
2.5、鋼結構制作應避免的缺陷(節選):(1)焊接:打磨缺陷,重新焊接。(2)部位不油漆:現場焊縫兩側各30mm范圍內;構件與砼接觸部分 (如鋼柱底部澆灌部分) ; 高強螺栓連接處摩擦面;圖紙上規定的表面不油漆部分。
2.6、針對鋼結構工程的特征,并結合質量通病,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重點提示,主要內容如下:(1)構件尺寸累計誤差;(2)焊縫質量檢查,焊接反變形設置;(3)構件制作常見病及質量關注要點。
三、鋼結構吊裝部分
3.1、人員進場:(1)崗前技術交底及安全培訓;(2)登高作業佩戴安全帽及雙扣安全帶;(3)施工現場防火措施。
3.2、鋼結構施工技術要:(1)鋼結構施工人員進場必須按照中建六局各項制度統一管理,項目實行首樣制度與完成后實測制度,請鋼結構現場負責人認真落實執行。(2)鋼結構吊裝施工必須按照審批后的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實施,實施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方案執行,如施工方案有所變更,需提前上報項目部批準后方能實施。(3)構件進場需完成報驗手續,嚴禁不合格及無合格證明文件構件、配件到場卸車。構件擺放及翻身不得破壞成品地面。(4)構件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無積水,應按種類、型號、安裝順序分區存放,必須在底層墊足夠支承面的枕木,相同型號的疊放時,各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防止鋼構件被壓壞和變形。對構件底漆破損處應及時補涂,使用的油漆與加工廠同樣品牌的底漆。嚴禁使用不匹配的油漆補涂。(5)鋼結構主體吊裝前必須對定位軸線的間距、基面標高和地腳螺栓預埋位置進行檢查、測量,并做好記錄,復測合格后才可進行吊裝工作。(6)鋼結構吊裝時,柱底在二次澆注前,在靠近地腳螺栓(錨栓)的柱腳底板加勁板或柱肢下,必須設2組對稱的墊板;嚴禁不符合圖紙及規范的違規操作。(7)柱、梁等主要構件安裝就位后,應立即進行校正、固定,當天安裝的構件應形成穩定的空間體系,構件未形成穩定的空間體系前需系纜風繩。禁止單根鋼柱獨立。(8)高強螺栓施工,應保證摩擦面清潔、干燥,嚴格按扭矩值進行施工,不得超擰,24小時內完成初擰和終擰。如采用扭剪型高強螺栓,遇梅花頭擰不斷的情況,嚴禁切割,必須更換高強螺栓,禁止高強螺栓用做臨時連接件,氣割擴孔。終擰的螺栓要做標記以便復核,并提供終擰記錄。(9)屋面檁條安裝保證平直;次結構采用張緊器的必須張緊,保證撓度;普通螺栓不得漏裝。普通螺栓作為..螺栓的,應有防松動措施。
3.3、高強螺栓驗收要求:(1)主控: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終擰完成1h后、48h內應進行終擰扭矩檢查,檢查結果應符合本規范規定。(2)檢查數量:按節點數檢查10%,且不應少于10個;每個被抽查節點按螺栓數抽查10%,且不應少于2個。(3)主控: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終擰后,除因構造原因無法使用專用扳手終擰掉梅花頭者外,未在終擰中擰掉梅花頭的螺栓數不應大于該節點螺栓數的5%。對所有梅花頭未擰掉的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采用扭矩法或轉角頭進行終擰掉的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采用扭矩法或轉角法進行終擰并用標記。(4)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施擰順序和初擰、復擰扭矩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行業標準《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JGJ82的規定。(5)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擰后,螺栓絲扣外露應為2-3扣,其中允許有10%的螺栓絲扣外露1扣或4扣。